巴西圣保罗大学发现亚马逊雨林新型固碳机制 改写全球碳循环认知

刘老师 阅读:5 2025-09-17 14:42:55 评论:0

  圣保罗大学生态研究所团队在《自然・气候变化》杂志发表重磅研究,发现亚马逊雨林中的 “腐殖质深层固碳机制”,该机制每年可将 1.2 亿吨碳封存于地下 2 米以下的土壤中,是此前估算值的 3 倍,彻底改写了全球热带雨林碳循环的认知。

  

]传统观点认为热带雨林的碳主要通过树木光合作用固定于生物量中,且易因砍伐与火灾释放。圣保罗大学团队通过 10 年的野外监测与实验室分析发现,亚马逊雨林中的腐殖质在真菌与微生物作用下,会形成稳定的 “碳 - 矿物复合体”,缓慢沉入深层土壤并长期封存。研究团队在亚马逊雨林设置了 20 个监测点,通过碳同位素追踪技术,明确了该机制的碳封存速率与空间分布规律,发现低洼地带的固碳效率是高地的 2 倍。

  该发现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。基于新机制修订的全球热带雨林碳汇模型显示,亚马逊雨林的年固碳量可达 3.5 亿吨,较此前估算增加 40%。圣保罗大学已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合作,将该机制纳入全球碳汇核算体系。团队还开发出 “雨林固碳能力评估工具”,可为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项目提供碳汇计量依据。项目负责人卡洛斯・诺布雷院士表示,该发现凸显了保护亚马逊雨林的紧迫性,也为碳汇交易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撑。

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wu.gov.edu.bi/post/2903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布隆迪大学中文网